沐川林竹发展有限公司FSC-FM(标签号FSC-C111939)联合认证
森林经营方案概要
(2017-2021年)
一、公司和认证区简介
沐川林竹发展有限公司是四川秒速时时彩赔率高平台集团下属专门负责造纸原料收购和基地建设的专业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8年,下设一室三处:办公室、经营处、发展处、财务处,员工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涵盖了种苗培育、林竹建设、病虫害防治、竹材研究等相关领域。公司共建有4个大型原料收储场,年收储周转原料近100万吨。为了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保证公司原料林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在上海强竞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的指导下,公司作为主导单位开展FSC-FM联合认证,按照FSC森林经营原则的要求开展森林经营活动,推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认证区位于沐川县东南,包括永福镇11个村3433户林农、底堡乡3个村1154户林农和椒子坪林场2户林农。认证区幅员面积12306公顷,认证林地面积9598.3公顷,占幅员面积的78%。认证区有林地面积9579.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9.8%;灌木林地18.5公顷,占0.2%。有林地中:竹林9551.3公顷,占林地面积99.5%,乔木林28.5公顷,占林地面积0.3%。
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
认证区9598.3公顷林地所有权分别是集体所有9467.9公顷,国有130.4公顷。林地使用权为个人,所有林地均通过承包的形式由当地农户经营,农户拥有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处置权。认证不改变权属关系,公司不参与林地经营收益分配。
三、经营方针和目标
(一)经营方针
长期全面遵守FSC原则和标准,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前提,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林为本,生态优先,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把认证区建设成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
(二)经营目标
1、资源发展目标
(1)完成森林管护9598.3公顷,森林火灾成灾率控制在0.5‰以内,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0.3‰以内,古树、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率100%;认证区森林面积保持9598.3公顷,森林覆盖率维持在80%以上。
(2)完成方竹幼林抚育348公顷,商品竹林丰产培育1566公顷,高保林成林抚育 5913.5公顷,封山育林47公顷。
(3)通过科学经营,使认证区竹林年生长量持续维持在20万吨左右,蓄积量超过60万吨。
2、经济发展目标
认证区竹材年产量维持在20万吨左右,经营期生产竹材70万吨;竹笋年产量由710吨提高到1400吨,经营期生产竹笋6800吨。
3、生态与社会目标
(1)认证区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维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2)有关各方的权益得到尊重,林区社会关系进一步协调,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3)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转变经营理念,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四、森林功能区划
1、高保护价值林:高保护价值林总面积5913.5公顷。区划包含珍稀、受威胁或濒危生态系统的林区469.8公顷,包括桫椤密集分布221.8公顷,猕猴栖息地248公顷;区划提供自然的基本服务功能的林区5443.7公顷,包括水库集水区52.7公顷,集中式饮水源保护区255公顷,风景林581.1公顷,对减少土壤侵蚀非常重要的水土保持林4554.9公顷。
2、商品林:除高保护价值林外的森林为商品林,总面积3684.8公顷。
五、森林培育
1、幼林抚育:对5年以下的348公顷幼竹林实施幼林抚育,主要采取松土、除草、施肥、择伐等管理措施,促进幼林尽快郁闭成林。
2、丰产培育:对1566公顷生长较好的商品竹林成林实施成林丰产培育,主要采取护笋养竹、劈山除灌、挖除竹篼、施肥、择伐等管理措施,提高林地单产。
3、保护性经营:对5913公顷高保护价值林成林竹林采取适当的抚育措施,提高生长势和森林质量,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作用,包括护笋养竹、除灌、择伐等措施。
4、封山育林:对47公顷天然阔叶林和灌木林实施封禁,严格限制人为干扰和一切生产性的经营活动。
六、森林利用
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按照政府规划开展林区公路建设,提高林道密度,以改善森林经营利用的基础条件,提高森林采伐利用率。
2、商品林竹林择伐强度控制在33%以下,根据森林质量采取强度不同的择伐。
3、高保林控制在25%以下的强度进行择伐,高保林禁止皆伐改造。
4、科学经营笋用林,提高采笋量。
5、利用森林环境,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种养业。
七、森林保护
1、控制破坏森林资源的非法活动。
2、严格执行森林防火预案。
3、监测控制森林病虫害。
八、高保护价值林保护
1、根据高保护价值林的类型采取相应的营林和保护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要使民众了解和理解高保林的作用,形成保护合力;
(2)严格管理经营活动,要按照维持和增强高保林功能的要求开展合理的适度的活动,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非法行为;
(3)建立和完善保护机制,更加严格的执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森林管护的规定,把高保护价值林的保护摆在优先位置,加强高保林的巡护力量,提高巡护频率;
(4)严肃处理破坏活动。对高保林的破坏活动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片。
2、努力维护和增强其相应的保护价值。
3、加强监测和控制管理。
九、环境保护
1、水土保持
减少土壤、植被的破坏,选择恰当的方式、季节开展营林活动,尽量减少水土流失量。
2、水资源保护
(1)保护水体水质,禁止污染水体行为。
(2)保持水系的自然流向、流量。
(3)水体周边实行缓冲带保护。
3、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不得砍伐天然林来发展人工速生林。
(2)竹林中保留适量的天然幼树,补植乡土树种,不得擅自引进外来树种。
(3)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保证珍稀植物不受破坏,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
4、林地环境保护
(1)非经批准,不得使用农药;
(2)营林活动不得在林区遗留塑料、橡胶、金属等无机物;
(3)尽量利用采伐剩余物,不能利用的枝叶还林。
十、监测
对森林病虫害、火灾、生长量、采伐量及动植物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固定监测,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与有关单位合作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有效掌控森林经营的各类数据变化情况。
十一、安全管理
1、所有营林人员应有安全和健康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2、对林区作业人员及其他参与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对从事高风险作业的人员,应购买意外保险。
4、正确科学处理安全应急事件。
十二、社会关系协调
1、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和沟通。
2、积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
3、尊重当地居民的传统权益。
4、尊重当地传统习俗和文化。
5、认真处理公众投诉,化解矛盾纠纷。
6、理顺产销监管链,争取各环节的配合协调。
7、重视产权关系调处,正确处理林权纠纷。
8、营造法制环境,增强法制意识。
通过方案的实施,促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日趋公平和谐,森林经营持续可行,推进认证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